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原理及應用
更新時間:2014-04-15 瀏覽次數:3282
1852年,比爾(Beer)參考了布給爾(Bouguer)1729年和朗伯(Lambert)在1760年所發表的文章,提出了分光光度的基本定律,即液層厚度相等時,顏色的強度與呈色溶液的濃度成比例,從而奠定了分光光度法的理論基礎,這就是的比爾朗伯定律。1854年,杜包斯克(Duboscq)和奈斯勒(Nessler)等人將此理論應用于定量分析化學領域,并且設計了*臺比色計。到1918年,美國國家標準局制成了*臺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此后,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經不斷改進,又出現自動記錄、自動打印、數字顯示、微機控制等各種類型的儀器,使光度法的靈敏度和準確度也不斷 提高,其應用范圍也不斷擴大。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法從問世以來,在應用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在相關學科發展的基礎上,促使分光光度計儀器的不斷創新,功能更加齊全,使得光度法的應用更拓寬了范圍。
1.原理
物質的吸收光譜本質上就是物質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長的光能量, 相應地發生了分子振動能級躍遷和電子能級躍遷的結果。由于各種物質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 、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間結構,其吸收光能量的情況也就不會相同,因此,每種物質就有其 *的、固定的吸收光譜曲線,可根據吸收光譜上的某些特征波長處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別或 測 定該物質的含量,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礎。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據物質的吸 收光譜研究物質的成分、結構和物質間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基礎是朗伯-比爾(Lambert-Beer)定律。即物質在一定濃度 的吸光度與它的吸收介質的厚度呈正比
2 應用
2.1 檢定物質
根據吸收光譜圖上的一些特征吸收,特別是zui大吸收波長雖ax和摩爾吸收系數是檢定物質的常用物理參數。這在藥物分析上就有著很廣泛的應用。在國內外的藥典中,已將眾多的藥物紫外吸收光譜的zui大吸收波長和吸收系數載入其中,為藥物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手段。
2.2 與標準物及標準圖譜對照
將分析樣品和標準樣品以相同濃度配制在同一溶劑中,在同一條件下分別測定紫外可見吸收光譜。若兩者是同一物質,則兩者的光譜圖應*一致。如果沒有標樣,也可以和現成的標 準譜圖對照進行比較。這種方法要求儀器準確,精密度高,且測定條件要相同。
2.3 比較zui大吸收波長吸收系數的一致性
2.4 純度檢驗
2.5 推測化合物的分子結構
2.6 氫鍵強度的測定
實驗證明,不同的極性溶劑產生氫鍵的強度也不同,這可以利用紫外光譜來判斷化合物在不 同溶劑中氫鍵強度,以確定選擇哪一種溶劑 。
2.7 絡合物組成及穩定常數的測定
2.8 反應動力學研究
2.9 在有機分析中的應用
有機分析是一門研究有機化合物的分離、鑒別及組成結構測定的科學,它是在有機化學和分析化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綜合性學科。
- (上一篇):在線氨氮測試方法(電極法Vs 比色法)
- (下一篇):海水/高氯廢水中COD測試解決方案